中國龍川,位于安徽省績溪縣城東11公里處的龍川村,是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和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前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同志的祖居地。
中國龍川,山水秀美,地靈人杰。東聳龍峰(龍須山),西峙石笏(山),天馬(山)南旋,登水(登源河)北來,依青山,傍碧水,田疇漠漠,炊煙裊裊;龍川溪繞村東流,匯入登源河,形成古徽州最秀美的村落水口;村如船形,有如龍舟出海,堪稱風水寶地。景區內水街兩岸,古民居鱗次櫛比,村巷幽幽,粉墻黛瓦,馬頭昂昂,一派徽州古村落意蘊。國家級重點文物單位胡氏宗祠、奕世尚書坊和徽商胡炳衡宅,更是徽派三雕精品中的精品。胡氏宗祠享譽“木雕藝術殿堂”、“江南第一古祠”,其內保存的木雕“四和圖”(和諧、和順、和美、和鳴)成為和諧社會的象征;奕世尚書坊是盛明時期的石牌坊,成為徽派石雕的典型代表;徽商胡炳衡宅(未開放)則原汁原味地保存了徽州古民居舊貌,忠實記錄了一代茶商的歷史。
抗倭紀念館(即少保府)真實記載了明代抗倭統帥胡宗憲最早把釣魚島標注在中國海防圖上的抗倭功勛。作為非物質文化遺存的“澄心堂紙”即“龍須紙”制作技藝再現的“龍川澄心堂紙坊”,已是海內絕版。鄉賢祠集中反映了“進士村”龍川自晉代以后的杰出人文。位于徽商胡炳衡宅旁邊的徽商紀念館,則濃縮了績溪縣的徽商歷史,尤其是龍川胡氏徽商的歷史。山間岱靈山庵掩映于叢林之中,鐘聲悠揚,梵音緲緲。
2013年9月13日,前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同志,回到故鄉龍川,夢圓龍川。
發布時間:
打開胡氏宗祠的正中柵欄門,兩面三刀尊錦衣盔甲的古代戰將赫然挺立在游客們面前,他們就是守護了胡氏宗祠一千多年的門神——秦叔寶和尉遲恭。 門神,是中國民間普遍信仰的神靈,每當歲末迎春的大年三十那天,家家戶戶都要在門上換上新的門神畫像, 以求祛邪保平安。而當面對眼前這兩尊門神,有人不禁要問:自古以來的門神不是神荼和郁壘嗎?怎么是秦叔寶和尉遲恭呢? 從神荼和郁壘到秦叔寶和尉遲恭,有一個衍變過程。其實最初的門神也不是神荼和郁壘。門神兩面三刀字最早見于西漢戴圣編纂的《禮記·喪服大記》中“君釋萊”一語,后來的東漢
發布時間:
龍川胡氏宗祠始建于宋,現存規模的胡氏宗祠建于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占地面積1729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564平方米。1988年1月經國務院批準,列為國家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胡氏宗祠寵大的建筑歷經500年的滄桑,而至今保存完好,除了人為的保護原因之外,在其建筑上還有許多獨到之處,存在著許多奇怪的現象,有待于人們去研究、探密。幽幽古祠無蛛網就是奇怪現象之一。 一走進胡氏宗祠,從門樓、天井、廊廡、正廳、廂房、寢樓到特祭祠,不見一處蜘蛛網,而且過去是這樣,現在還是如此。于是眾說紛云,注家蜂起,現摘其四
發布時間:
凡大祠堂,都少不了兩座附屬建筑,一是文昌閣,二是特祭祠。文昌閣是家族供奉文昌帝君和管理本族文化教育、表彰科舉功名的場所。龍川胡氏歷代出了一大批進士和舉人,自然在明代擴建成祠堂時,加蓋一幢文昌閣。胡氏宗祠的文昌閣,建在宗祠東首,民國后改為民居。文昌閣的后面就是特祭祠。 胡氏宗祠的特祭祠采用了上下堂和三間兩過廂的徽派古民居格式,由院坪、下堂、過廂、天井、上堂五個部分組成。特祭祠的大門只在舉行祭禮時才打開,平時,管理人員由主祠正廳前沿東首側門進入特祭祠清理。下堂的兩個房間,一個用于存放祭祀器具和有關入祠神主的
發布時間:
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在封建社會,族規家法是維持家族利益和昌盛和重要工具。而宗族祠堂又是宣傳、維護和執行族規家法的主要場所。為了使族眾時刻警惕,不違犯族規家法,宗族都將族規家法或“繕列粉牌,懸掛祠內”[1],或勒碑鑲嵌于宗祠內、外墻壁。前者的內容多為局部性、可變性一類的規定和獎罰條文,如華陽周氏宗祠(今辟為三雕博物館)《規條》;后者則是整體性、因定性一類的規定,鑲嵌在胡氏宗祠正廳西廂墻壁的石碑則是屬于這一類(如圖)。 這塊《禁碑》向胡氏宗族全體世代族眾“告示”一件事:為保護祖墳龍脈不受損害,禁止在龍